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一)《春天里的一面旗》
2020-02-12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阴影笼罩全国。防控感染,抗击疫情,成为中国人心之所向。万众同心抗击疫情,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英雄们让国人肃然起敬。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的文艺工作者们纷纷行动起来,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杜欢与赣州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席荣、赣州市文化馆音乐专业创作人员李欣自觉担当、快速行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仅用了一天时间,就高效完成《春天里的一面旗》歌曲创作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硬仗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春天里的一面旗》歌曲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面对疫情,团结一心的中国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别离家庭奔赴疫情前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冒着各种风险冲锋在前,坚守岗位的感人场景。他们就像是迎风飘扬在人们心中的一面面红旗,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战胜疫情的斗志,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狙击战中风雨同行,共克难关,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歌曲音频、视频详情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f9ueeF5AZHuJUcoe3QuiqQ 作词: 陈席荣,副研 究馆员,省曲艺家学会会员,现任江西省赣州市文 化馆副馆长。主要作品有《我们的村庄大变样》《真情相拥共同向前》《人生不一样》《追逐梦想》《普法的春天》《白莲颂》等。 作曲: 李欣,青年作曲。现供职于赣州市文化馆。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先后创作了歌曲《站在长征起点》、《世界等你来》、《梦想圆舞曲》、《与你同行》、《新长征再出发》、《心中的歌谣》、《不忘初心一路前行》、《唱响中国梦》、《我门是患难的兄弟》等,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演唱: 杜欢,江西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学硕士,硕士生导师,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文旅部青年拔尖人才、江西省“双千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榜”之“敬业奉献好人”称号。 主演《回家》《深山含笑》等多部剧目,在各类艺术赛事中获奖20余项。
查看详情
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八)《爱在阳光下》
2020-02-12
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要关头,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卫生防疫人员舍生忘死,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生命赞歌。歌曲《爱在阳光下》的创作,源于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动,希望能用歌声带给他们温暖。向逆行者致敬,只要坚定必胜的信念,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爱在阳光下》MV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HzBJoJ0EgQZvlYCT_wo8qQ 作词: 陈珂,江西华东交通大学音乐学专业学生,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等。在《词刊》《歌曲》《儿童音乐》等刊物发表词曲作品80余首,论文四篇,创作作品多次获省部级奖励。2019年5月成功举办个人原创作品汇报音乐会。 作曲: 熊飞,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获2018、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舞台剧目项目扶持 2019江西艺术节、第二届声乐艺术节创作一等奖。主要作品:《共和国的映山红》《稻花香里》《唱起这支家乡的歌》《又见鄱阳湖》等。 演唱: 李琼瑶,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优秀青年歌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爱心大使,江西省微爱公益大使。曾荣获2017年长江之星大家唱歌唱比赛希望之星、2017年江西省纪念三个9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组唱二等奖、第五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原创歌曲演唱大赛民族组三等奖等奖项。曾参演央视春晚江西分会场等省内外多项重大演出及赴印尼、非洲出访演出。代表作:《龙源恋》《何处是故乡》《唱起这支家乡的歌》等。
查看详情
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七)京歌《誓把病毒一扫光》
2020-02-12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抢占了世人关注的焦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疫情,江西省京剧团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秉承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坚守艺术院团的使命,用以“艺”战“疫”这种特有的方式,为武汉加油,为中国祝福!江西省京剧团的文艺工作者们以一曲京歌《誓把病毒一扫光》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抗“疫”战士们、抗“疫”先锋们和抗“疫”天使们! 誓把病毒一扫光   泱泱中华,屹立在东方, 经风雨,历沧桑,战天斗地驱虎狼。 驱虎狼。 看今朝,冠状病毒蔓延逞凶掀恶浪, 十四亿,炎黄子孙岂能容你逞疯狂。 我神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心向党, 知多少,白衣天使冲锋一线救危亡。 军民携手把敌抗, 筑牢铁壁与铜墙。 哪怕你病毒嚣张来势猛, 怎敌我炎黄子孙志如钢。 举国上下齐参战, 寸寸山河是战场。 布下天罗与地网, 誓把病毒一扫光。 视频详情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NCzNtuu8bT8lbVcFEpEIug
查看详情
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六)《一切向好》
2020-02-12
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之际,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江西省话剧团的文艺工作者,用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于此次疫情防控战役的关心支持。用质朴的作品,用情、用声、用心参与到防控疫情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来,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疫情给予了精神上的鼓舞。 音频及详情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rVQNEXRm_yA88svqIL2fjQ 散文诗: 《一切向好》                           这个春节的南昌, 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热闹, 没有了车水马龙, 熟悉而又陌生, 脆弱而又坚强。   这个春节的南昌, 阳明路不再堵车, 中山路不再拥挤, 繁华的红谷滩, 热闹的高新开发区都如此静谧, 这对于南昌人来说,前所未有。   我们庆幸过多年的祥和 忽然开始关注一种 叫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肺炎 仿佛每天都紧挨着一些远处的地名和陌生的医学用语   2020年的史志记着了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 那些牺牲者的墓志铭里 记着口罩背后一个不敢触动的春天   人性的真实在一个中心点爆发 本该最喧闹的日子,人们静下来 隔着窗棂,看那一角的天空 哪怕就是那么一角,都显得空旷 这个时节的原色是白色的,今年更白 在一种宏大的自救和考验里 封堵了春天的浪漫 到处是平民英雄的前线 有些肉体沾染了病毒 有些属于灵魂 大自然是秘数,万物生长 每个生命都有意义 都有尊重的理由   很久了,没有屯年货的习惯 今年例外,准备足够的肉类、蔬菜、水果 还有口罩 按住惊动的内心 将大年收缩在一块小小的地方 守着父母,看着儿女 做一个俗人,洗衣、做饭、杀菌 我们不见面,只说保重 保重自己,就是保重他人 我们不访亲,不聚酒 人间的烟火依然 家,完整地概括了这个正月 我们适应寂静,适应空 适应将一方斗室当世界 适应辗转和瞭望   静成了一个大词 道路是静的 广场、社区是静的 超市、电影院是静的 城市的阳光是静的 我们的眼神是静的 像是一键下去,这个春天仿佛被删除了 静藏着一种凌厉的寒意 让我们感觉到整个正月的重量 感觉那些肩膀,负重而行 静是今年春天的大词 是所有舍身忘死的英雄悲壮的前缀   江西湖北,一江两岸,一母同胞, 1月27日,13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 江西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启程!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让我们感觉那些肩膀, 负重而行! 让我们感受那些逆行 舍身忘死! 英雄们从英雄城出发 名字上,押上手印 这种叠加,是无声的誓言和血性 让每个名字都格外鲜艳   人间是美好的,谁都珍惜活的权力 从死亡的悬崖边 拉回一个个生命 而自己很可能跌入深谷 仁者之心,是医者的祖训 押上的不仅是性命,更是人格的光芒 英雄的出发,总是那么义无反顾 时间不可以倒拨 但来日犹可为 如约而至,不负归期 .   诗歌不能阻击什么 也挽救不了任何一条生命 但每个字都跟随着呼吸 从我们健康的肺腑吐露出来 此时的诗歌是人间的露水, 目送的眼神是苏醒的飞瀑和江河   当灾难来临 我们需要一种表达 情感是柔弱的,生命是单薄的 但信念是坚硬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作者: 邓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昌市诗歌学会会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大学客座教授。出版了《山河扣问》、《纸本的青云谱》、《影月东太湖》、《邓涛诗歌》等十余部著作。 表演者: 刘学军:演员,导演。 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江西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
查看详情
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五)《加油!武汉!》
2020-02-12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牵动着人们的心,也牵动着省歌人的心。近日,省歌舞剧院的文艺工作者在院长邬成香及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以抗击疫情为背景,用一种特殊的形式向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让 “文艺力量”的暖流汇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加油!武汉!》由省歌人在网络集结“云创作”而成,他们响应疫情号召封闭在家中,隔空录制,也许画面并不尽善尽美,但却表达了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至诚之心。通过视频传递省歌人对这场抗击疫情战役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赞颂“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的白衣战士,送上一份美好的祝愿。  万  鹏    刘  刚   万  昆    黄  涛   程  佳   刘  博   方  聪    涂  炜       曾博文    吴志明    徐少楠   罗  雯  高  婧    易  浪   曹  璐    褚梦佳     唐诗宇    王  莹   熊  明   喻敏轩   徐  静   曾婷芳 ‍ 视频详情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xKpAPUKGldtgtnfMIzxGYQ 虽然不在疫情防控一线,但省歌人自觉担当,主动作为,希望用音乐、用歌声、用舞蹈传递祝福。为武汉鼓劲,为中国加油!
查看详情
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四)《逆风而行》
2020-02-12
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时候,当白衣天使顾不上阖家团圆,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的时候,当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候,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的音乐家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疫情防控,自觉担当,精心创作了一系列抗击疫情的主题作品,为国家和人民祈福,用实际行动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歌曲音频、视频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km5OLLJni-dtS5xUQoZ7zg 作词: 秦庚云,本名胡飞翔。资深词作家、电视与舞台艺术策划与撰稿人、音乐文学学者,国家一级编剧。曾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歌舞剧院院长,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作曲: 方石,现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省“文艺明星”;集作曲编曲录制为一体,有80余件作品获得国家级或全国性奖。 演唱: 王小平,江西省歌舞剧院独唱演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青联委员,江西省陆军预备役军官,江西省基金会希望工程爱心大使,江西省太阳村爱心大使。 钢琴伴奏: 刘东升:江西省歌舞剧院乐团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学会电子键盘学会会员;创作曲目《赣江》荣获第三届江西艺术节——第六届江西音乐舞蹈艺术节器乐创作一等奖,器乐集体演奏一等奖。
查看详情
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三) 《爱在春天等你》
2020-02-12
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这个时刻,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的文艺工作者积极作为,创作了歌曲《爱在春天等你》MV,旨在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卫生防疫人员、武警解放军致敬,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加油鼓劲。 爱在春天等你,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歌曲及相关视频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Ik9-AdtlILRW3ogLrmB-_g 作词: 陈珂,江西华东交通大学音乐学专业学生,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等。在《词刊》《歌曲》《儿童音乐》等刊物发表词曲作品80余首,论文四篇,创作作品多次获省部级奖励。2019年5月成功举办个人原创作品汇报音乐会。 作曲: 熊飞,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江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获2018、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小型舞台剧目项目扶持 2019江西艺术节、第二届声乐艺术节创作一等奖。主要作品:《共和国的映山红》《稻花香里》《唱起这支家乡的歌》《又见鄱阳湖》等。 演唱: 李琼瑶,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优秀青年歌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爱心大使,江西省微爱公益大使。曾荣获2017年长江之星大家唱歌唱比赛希望之星、2017年江西省纪念三个90周年群众歌咏比赛组唱二等奖、第五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原创歌曲演唱大赛民族组三等奖等奖项。曾参演央视春晚江西分会场等省内外多项重大演出及赴印尼、非洲出访演出。代表作:《龙源恋》《何处是故乡》《唱起这支家乡的歌》等。
查看详情
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抗疫公益作品(二)《听我说谢谢你》
2020-02-12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防控感染,抗击疫情,成为中国人心之所向。万众同心抗击疫情,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英雄们让国人肃然起敬。威斯尼斯人娱乐平台的文艺工作者们纷纷以艺术的方式表达抗击疫情的决心和行动。 江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副首席、国家二级演奏员兰佳协调、组织、指导下,江西多地中小师生及高校学生们纷纷加入“琴弦上的感恩行动”,共同拍摄了《听我说谢谢你》的演奏视频,向身处抗疫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听我说谢谢你》MV演奏版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广大网友纷纷点赞留言。2月1日,该作品被选登上鹰潭广播电台的微信宣传平台。2月3日,江西都市频道对兰佳进行了专访,并于当日《都市现场》节目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 歌曲及相关视频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bKdyCqx_IzMVUGDWzifqAA 指导及器乐改编: 兰佳,女,江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副首席、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考级评委。2013年获国际第二届弦乐大赛专业小提琴组金奖。2015年在第四届江西省音乐《映山红奖》作品评选中,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晨歌》获二等奖。 2017年被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2019年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江西特别节目演出,表现优秀,获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表彰。
查看详情
南昌:话剧正融入城市
2019-01-03
《工人日报》(2018年12月24日 05版)本报记者 卢翔 通讯员 徐蕾         最近几年的秋冬季节,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全国优秀话剧展演季与当地市民都会有一场文化之约。众多话剧作品展现出的高水准艺术品质,蕴含的包容多元开放的人文精神,拓展了话剧的无限可能,也打开这座英雄城的“人文之门”。          日前举行的“话剧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话剧协会理事李伯男表示,持续努力的南昌,有望成为北京、上海之后国内话剧“第三城”。          现在的南昌属于话剧          红谷滩新区2018第四届全国优秀话剧展演季成为点燃南昌激情的话剧狂欢节。展演季共安排8部大戏15场演出,展示了国内话剧界的前沿风光。活动开展以来不仅场场爆满,更让“看话剧、谈话剧”成为南昌市民的重要文化活动。          “现在的文化生活被话剧承包了!”连看两部话剧的文艺青年林兰思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为什么要看话剧?观众徐芳华的回答很具有代表性:“很感谢艺术家为我们带来两个多小时的放松与感动,看一场精彩的话剧,能让人真正感觉到诗和远方与你同在。”          “南昌人都有一颗热爱话剧的心。”江西省话剧团营销总监黄勇告诉记者,连续举办了四届的话剧展演季,主办方向全国多个优秀院团发出邀请,优中选优。浙江话剧团带来的《郁达夫·天真之笔》讲述了郁达夫的革命历程和情感故事。剧团相关负责人余斌说:“这部作品并非商业搞笑类,而是人文情怀较强的艺术作品,一开始我们有点担心,怕南昌观众不接受我们。演出后发现,这种担心完全多余,这里的观众欣赏水平很高,非常热爱话剧。”          与余斌初期顾虑相反,该剧导演、中国话剧协会理事李伯男信心满满。他说:“对于南昌的话剧氛围,我一点都不意外。60年前的《八一风暴》风靡全国,南昌人血液里有‘话剧基因’。随着话剧市场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观剧队伍中。”          将剧场融进公共空间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仅取决于经济指标的高度和写字楼的高度,还要看其文化品位。从这个角度来看,话剧具有检测功能和标识作用。江西省话剧团和红谷滩会议中心无疑是聚焦南昌文化气场的地标。          省话剧团的经典剧场是本土话剧人演绎梦想的舞台。近年来一批优秀的本土话剧人推出《生如夏花》《遥远的乡土》《阳明三夜》《哭之笑之》等优秀作品。话剧展演季把国内最好的话剧和话剧艺术家与南昌融合到一起,让南昌的话剧力量产生“造血”功能。尤其是对于熊伟这样从事剧本创作和表演的本土话剧人来说,他编剧的《小丑》正是通过展演季首演,获得业内同行的点赞,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事实上,南昌在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在谋求文化整体升级。红谷滩会议中心白天用于大型会议活动,夜晚与文化“亲密接触”,既活化了公共场所,又实现了文化惠民。这样的双赢,正是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方向。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将剧场融进公共空间,将话剧融进城市,这是南昌大胆的创意。”          “好戏”刚刚开始          2015年开始,千古名楼滕王阁对岸每年都会上演一场场话剧“好戏”。得益于孟京辉、李伯男、开心麻花等全国顶级话剧IP的名气和南昌观众的热情,展演季迅速成长。4年来,经典剧目《蒋公的面子》《驴得水》《嫁给经济适用男》等轮番上演,而《阳明三夜》《遥远的乡土》《小丑》等本土剧目也在这里完成首演或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还包括《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床》等先锋话剧。          从名家经典、先锋实验到本土原创,近30部话剧精品为南昌拓展了话剧的无限可能,也让话剧真正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4年来,展演季的上座率一直保持着高水准,尤其是名家、名团、经典作品,总能引来知音无数、一票难求。          据黄勇介绍,这几年来,话剧已成为仅次于演唱会的市民消费频率最高的演出种类。“好戏才刚刚开始!”在李伯男看来,拥抱话剧,南昌观众已张开双臂,“让话剧和剧场成为体现城市文明的标签,其实是检验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希望南昌继续努力,成为话剧‘第三城’!”
查看详情
“演”好江西故事
2018-09-29
        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先贤,灿若星辰,点亮了江西的夜空;百年话剧艺术,舞台营造与表演体系无不彰显时代审美。二者在赣地邂逅,会擦出怎样的艺术火花?         7月10日,由江西省话剧团创排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阳明三夜》在南昌上演。作为我省第一部表现王阳明的舞台作品,《阳明三夜》备受关注,厚重的主题加精彩的演绎,给观众以艺术的享受,也赓续了赣版话剧的传统——         听阳明先生穿越时空对话时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529年的一个冬夜,大余青龙驿站,明亮不定的光亮掩映门庭,一叶小舟随波浮荡,天地万物静谧安详。王阳明仰望苍穹,陷入回忆,往事如胶片般一一浮现脑海。待他猛然梦醒,这位圣贤已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王阳明,有明一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致良知”“知行合一”“不忘初心”等心学思想影响深远,拥趸者遍及世界。 “王阳明祖籍是浙江,但他一生最重要的建功立业都是在江西,而且他的学术思想在江西传播非常广泛,在江西他的弟子、门人特别多,江西对王阳明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卢川,对王阳明有着深入的研究。         打造一部以王阳明为题材的舞台作品,对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我省文艺工作的一道“必答题”。2014年,省话剧团接过任务,满怀信心。然而当主创们斗志昂扬时,一系列难题摆到了眼前:那时无论电影、电视剧还是舞台上,以王阳明为主人公的文艺作品十分稀少,几乎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再者,明代历史宏阔复杂,王阳明一生丰富且传奇,但话剧的时空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第三,人物是历史的,真实可考,而艺术是需要想象和虚构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怎么拿捏……         于此,主创们“知”与“行”两头开工,一边向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求解,一边马不停蹄前往浙江、贵州等地,探访王阳明曾经驻足的地方,了解当时的历史和人物,感受王阳明的心路历程与深邃思想。         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思变。一如剧名《阳明三夜》所寓示的,王阳明渴望成为圣贤、成就圣贤、超然圣贤的人生轨迹,最后定格于江西的三个夜晚:南昌的新婚之夜,17岁的王阳明没有与新娘花前月下,却与陌生老道打坐论道;鄱阳湖边的军帐之夜,47岁的王阳明胆识过人、平叛宁王之乱,不料正德皇帝御驾亲征,要他放了宁王;大余的丫山之夜,57岁的王阳明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刻,回望一生,与灵魂对话,超脱世俗……         “我是从网络小说里了解王阳明的。我发现,凡是写明朝的故事,王阳明这个名字一定会出现,正史、野史、戏说的都有。在我思维里,王阳明成了谜一样的人物。”观众万辉告诉记者,他拉朋友来看《阳明三夜》,既兴奋又好奇,兴奋的是终于见到了“偶像”,好奇的是“偶像”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感动于王阳明“收拾世道,整理人心”的担当,“这才是偶像应有的‘范’儿”。         与万辉偶然看剧不同,从事新媒体工作的王芷馨是一位话剧迷。“王阳明的‘随心’很打动我。他不重名利,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以心为向做着他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全部。当然,这话剧也给我补了一堂历史课,了解到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人物和故事。”         “王阳明心学思想不是殿堂里只供欣赏的纪念品,不是大学课堂里干巴的生平简历,也不是研究者写的那些枯燥理论,它是十分实用的,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就像我们遇到事情时,第一感觉凭良心而动,这是正确的选择,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体现。”一如卢川所言,每位观众“来”的理由各有不同,但大家离开时,带走了关于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的共同思考。         看本土话剧力量上演集体秀         《阳明三夜》演绎的是本土故事,江西的三夜,影响了王阳明一生。令人兴奋的是,该剧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乐、造型、服装、道具等,全剧几十位演职人员,全部来自本土,这部剧是真正的“江西造”。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阳明三夜》的编剧是卢川。虽然有着丰厚的史学素养和艺术底蕴,对王阳明也深有研究,近年来还屡有佳作获得剧本专项资助,但是创作这部戏时,卢川仍然小心翼翼,他以学者的严谨,查阅了大量书籍和史料,并深入庐山秀峰、大余等地采风。创作过程中,卢川六易其稿,每次修改,他都会和其他演职人员深入交流,碰撞火花。沟通中,一些对王阳明并不了解的演职员,因了他生动活泼的讲解,从路人转成了“铁粉”。         “文学可以是写给后代人看的,但戏一定是演给当代人看的!在舞台上表现什么,对当下的观众有什么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卢川介绍,王阳明的一生有许多事迹,但王阳明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还是其心学思想。相较于更易舞台呈现的事件,他选择了更难表现、却更具影响力的思想。         一部剧作的成败,编剧是基础,导演是关键。《阳明三夜》由省话“老戏骨”宋运成和青年才女雷欣联合执导。         三十多年前,宋运成离开家乡哈尔滨,来到当时的江西省文艺学校求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话剧团工作,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几十年来,他活跃于银幕和荧屏,参演了许多电影、电视作品。同时他始终不曾放下对话剧的喜爱,在舞台上塑造了一批深入人心的角色:《天籁》里的田富贵、《生如夏花》里的方志敏、《遥远的乡土》里的余墨林……其中,《生如夏花》获得第十届文华剧目奖,他本人凭借剧中的出色表现,荣获“第九届中国话剧金狮奖”表演奖。“演而优则导。”如今,他投入导演事业,并言传身教,领着团里的年轻人去开拓更多的话剧可能。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是那句‘我心光明,亦复何言’。《阳明三夜》讲述的是一个明朝故事,传递出来的东西却有着很强的时代意义。在王阳明心里,总是呼唤着向善。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有一颗善心,然后从心而为去做这件事。在现代的文艺作品里,对这方面的呼唤比较少,所以越发觉得执导这样一部剧很有意义。”雷欣是演员出身,自1997年入团,二十多年来,她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角色,有小战士、小红军、小姐姐这类朴素的角色,也有女军官、丑娘,以及该剧中知性、温婉、贤良、刚烈的娄妃这样复杂的角色。“要在舞台上做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光有这些经历是远远不够的……”怀着对话剧的无限热爱,雷欣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系。而《阳明三夜》,正是她导演生涯的第一部大型舞台剧,于此“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努力”。         “省话最大的财富是有一批人才,尤其是一批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有人才才会有事业,才会有创作。”林翰对《阳明三夜》充满了期待,不仅是因为他在剧中挑战了王阳明这一角色,更是因为这是一部省话全体职工通力协作的大剧,黄国光、张秋君等老艺术家倾力传授,熊磊、熊伟、张鹏霄、龙龙、朱小贝、郑洋等青年演员英姿勃发,悉心学习、快速成长。         舞台上,一支涵盖老中青三代,有主力、有后劲的江西本土话剧力量正强势崛起。          品话剧舞台的江西表达         《阳明三夜》演出前的6月中旬,记者曾来到南昌市子固路的省话剧团探班。剧场内,七八个演员分两排对坐,一长条桌横在中间,桌上的咖啡飘出阵阵热气,迷你的手持小风扇转得呼啦啦响,一本翻开的剧本,布满了五颜六色的记号。         尚且处在排练前期,大家只是在对台词,之后还要经历进剧场连戏、合成、连排、彩排等流程。虽然离正式演出还有一段日子,但紧张的氛围已经蔓延开来。         “错了,不是吃力不讨好,是卖力不讨好!”“导演,我觉得最后这场宁王的自白有点长。”“冀元亨,我这个‘亨’字怎么老是念不准呢?”……不大的剧场内,几股声音各自准确传达,互不干扰。         相同的地点、相似的氛围,把记者的思绪拉到了两年前。同样还是在这个“戏剧场”。没有布景、没有华服、没有观众,只有一众演员眼神灼灼看向舞台中央,那时大家排练的是一部本土大戏——《遥远的乡土》。那部剧讲述了江右子弟余墨林罢官归乡后,从母亲梅太夫人手中接任义庄总理,洪灾爆发后筹粮五万石,救下白鹤村及天宝县百姓的故事。《遥远的乡土》是一部典型的赣版话剧,剧中的天宝墨庄、永修样式雷、浒湾刻书、赣县王太夫人祠等江西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让人感受到满满的乡情。         与《阳明三夜》《遥远的乡土》类似,省话去年打造的另一部原创大剧《哭之笑之》,也烙有醒目的赣地标签。该剧把八大山人的跌宕一生以及他非凡的艺术创作搬上舞台,剧中昆曲《牡丹亭》及南昌方言的使用等,进一步在格调高雅的《哭之笑之》中烙上了江西元素。 从《遥远的乡土》到《哭之笑之》,再到《阳明三夜》,浓郁的赣地文化特色,成为它们共有的最明显特质。这只是巧合吗?         面对记者的疑惑,林翰解释:“作为省级直属院团,要有代表性、引领性、示范性,对外展示江西话剧水平。江西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用话剧来传播江西本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艺术的责任也要求我们选择题材要慎重,创作要慎重,讲好身边的故事,选好身边的题材,弘扬好咱们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         “江西人杰地灵,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王阳明、八大山人、汤显祖、王安石等先贤不胜枚举,这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也是践行咱们江西人文化自信的底气。此外,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用舞台艺术表现,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当务之急、义不容辞。”27年前,卢川与林翰相识于省文艺学校,卢川是老师,林翰是学生。或许,他们都不曾想到,27年后的今天,他们会共同致力于江西文化的弘扬和江西历史文化题材成为赣版话剧努力的方向,而赣版话剧也因了本土文化的张扬,飞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遥远的乡土》三次进京演出,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剧场进行北京首演,还给北大、清华的学子带去原汁原味的江西故事,也作为中国话剧100周年的献礼剧惊艳业内。今年5月,《哭之笑之》进行了两轮共25场次的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本轮汇演结束后,9月份,《阳明三夜》也将走进大学校园。大学生对王阳明的了解会更多一点,看完之后的思想碰撞也会不太一样,既能给大学生,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想收获。” 雷欣告诉记者。         …………                 好戏终有落幕,伴随雷鸣般的掌声渐渐消弱,观众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王阳明,走出剧场回归现实。然而,当大家看到剧场外墙壁上贴的一张喜报时,脚步再次停了下来——“《哭之笑之》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资助项目,《阳明三夜》《零下十三度》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一张白纸寥寥三行字,位于大幅展板的一角,显得十分狭小,但又那么有力量。
查看详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