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主题教育要把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化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2023-05-04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理论,用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这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加强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调查研究是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再把实践上升为新的理论。二者相互促进、辩证运动,推动着认识和实践的前进和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生动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要落实这一总要求,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二是要深化调查研究,通过理论学习来实现“学思想、强党性”,通过调查研究来达到“重实践、建新功”。 ​加强理论学习就要系统全面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掌握、完整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这一科学体系作出了完整的描述,其中包括“十个明确”的基本原理,“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和“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以及它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和鲜明特色就是坚持了“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它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实践观、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 ​加强理论学习就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增强党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通过理论学习,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化调查研究是重实践、建新功的重要方法。重实践、建新功就是要通过主题教育解决实际问题,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提出了12个方面的调研内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每一次取得成功和胜利,都是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调查研究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典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永新调查》《宁冈调查》《寻乌调查》等调查名篇,为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第二次结合”,1955年底到1956年初,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要把党重视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下去、传承发扬。 ​深化调查研究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听真话、察实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走马观花,不弄虚作假。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深化调查研究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主题教育成效的评判标准。 把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化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学习、工作“两张皮”。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查看详情
聚力真抓实干,以新气象新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五论努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走在前列
2023-04-27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总要求中的“重实践、建新功”和具体目标中的“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领会,做到教育与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中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理论武装越彻底,信念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乘势而上、大干快上,交出了一份份出彩答卷。   当前,我省正处于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今年又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以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三新一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要的“国之大者”。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把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作为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把提升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建功必须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切实让发展的基础更坚实、后劲更充足。   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强化实干实绩导向,既重当前,更谋长远,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防止政绩冲动、盲目蛮干,这样才能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以实干实效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面对新挑战新考验,能不能开新局、建新功,干部队伍的能力和作风十分关键。我们要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耳聪目明,在贯彻“三新一高”上做到思路宽、办法多。通过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加快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让党员干部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干成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把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我们要把开展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查看详情
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中牢牢掌握历史主动
2023-04-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把握历史主动的密切关系。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才能更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大势,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继续谱写绚丽华章。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掌握历史主动的核心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一百多年奋斗历史,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分析把握历史大势,从而掌握历史主动、成功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历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新征程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既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国际形势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全球治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国内既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有需求减弱、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既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经济领域金融风险隐患较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较重的问题。此外,我们党虽然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依旧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依旧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过程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我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党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赢得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就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掌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扎根鲜活实践,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着眼世界发展形势,不断回答应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遵循,不断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的解决之道;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掌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大地,成为我们党推动中国伟大历史变革的行动指南,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内在的融通性与契合性密不可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的独特优势。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兼善天下”“利济苍生”、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兼容并包”“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等。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同马克思主义天下观、道德观、社会观等具有内在共通性、高度契合性。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因子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建立在中国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之上,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牢牢扎根。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同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结合起来;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和传播体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查看详情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2023-04-24
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也要求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多多益善,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书读完。对领导干部来说,工作千头万绪、日常事务繁忙,读书更要有选择、有重点。那么,领导干部应该选哪些“好书”来读呢? 有三个方面的书,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 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习近平书单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座谈会上,作家曹谷溪提到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时的生活细节:“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 习近平不仅高度重视马列著作的学习,还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1997年,他在《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发表“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2001年,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发表“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撰写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也多次引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的观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建议,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他曾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除了经典著作,领导干部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一定要学好用好。 二是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 不管工作多繁忙,习近平总会抽时间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与分析能力。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经常联系厦门大学知名教授,向他们借阅名著或登门请教;到浙江工作后,他有一次讲起环保问题,提到国内外一些生态环保专家的最新著作,很多同事都没看过。 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多方面知识积累,具体应该怎么选书呢?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习近平还要求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在地方工作时就经常读地方志,帮助自己做好领导工作。比如,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他曾在《福宁府志》上了解到霞浦“因洋中有淡泉涌出而得名”,盛产大黄鱼,民谚也有“官井洋、半年粮”的说法,便叮嘱当地干部“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 在习近平看来,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是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习近平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 年轻时,习近平就对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爱不释手,里面的很多警句都能背下来。2013年11月,他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饶有兴趣地拿起来:“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对国外文学经典、名言名句,习近平同样信手拈来。在巴黎,他细数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及著作,表明“了解法兰西文化,使我能够更好认识中华文化”;在莫斯科,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深刻揭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伦敦,他谈及莎士比亚的作品:“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读书是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习近平提出发扬三股“劲”: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三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 习近平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查看详情
“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总书记这样言传身教
2023-04-24
湖北武汉——大雨滂沱,积水没过脚面,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向新港工作人员了解物流情况; 青藏高原——穿峡谷、过隧道、跨大桥,登上火车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更放眼广袤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 山东东营——在黄河入海口码头,凭栏远眺,“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 ………… 顶风雪、踏泥泞、听真话、察真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调研,一路调研、一路思考、一路指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 在正定,提出“每年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福建,大力倡导“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 在浙江,规定“省级和市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分别要有两个月和三个月时间下基层调研,主要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每年撰写一至两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调查研究报告”;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提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一次次不远千里、一次次风雨兼程、一次次倾听民声、一次次问计于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聆听人民心声,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我们党的传家宝——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崎岖山间路,见证赤子心。 1989年7月,炎炎夏日,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冒着酷暑,在荆棘丛生的山路上步行两个多小时到下党村,访贫问苦、现场办公。 2012年12月,凛冽寒冬,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三百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县,进村入户看真贫。 一热一冷,映照出共产党人的求真务实、丹心如一;岁月流转,洗练着“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精准扶贫战略,就是总书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七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五十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后来在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回忆道:“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贫困户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不断推进工作,带着感情去抓,带着践行宗旨的承诺去抓,最终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认为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第二是开调查会’。” 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 ………… 解答中国的问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拓展,无不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 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 扛着自行车蹚过滹沱河,在河两岸走村串户访民情,河北正定摘下“高产穷县”帽子,走上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之路; 走遍闽东九县察实情,有的地方靠一把砍柴刀一路披荆斩棘,在艰难跋涉中感知百姓疾苦,提出“弱鸟先飞”理念; 任职福州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基层调查研究、思考酝酿,这才有了“3820”战略工程; 一到浙江工作,就紧锣密鼓下基层调研,“八八战略”应运而生,至今引领着浙江“弄潮儿向涛头立”; 在上海,深入走访街道、乡村、企业、学校、“两新”组织等,推进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 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到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谋划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深邃思考,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一篇序言中,习近平同志曾写道:“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 坚实的足迹里,浸润着真理的伟力、奋进的力量。 增强问题意识—— “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一次次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都是带着问题而来,看得仔细、问得深入。 “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开展调查研究,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做到有的放矢。 ——深化调查研究,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经济循环。当地不少企业需要的国外原材料进不来、海外人员来不了、货物出不去,不得不停工停产。 “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回京后不久,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单独成章。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长江三峡工程坝区,总书记深情地对大家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总书记勉励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书记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 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心中方有底气,脚下更有力量。 ——深化调查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改革发展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广东,发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动员令。 在考察中,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湖北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总书记卷起裤腿蹚积水,深入基层看实情,为全党上了一堂生动的调查研究课。镜头定格了这一瞬间,迅速在互联网上刷屏。 两天后,在武汉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三个多月后,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人们意识到,制定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宏伟蓝图,党中央经过了怎样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洱海边,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立此存照”的约定,叮嘱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在秦岭,总书记端详全面复绿的别墅区图片,严肃地说,这就是海市蜃楼、水中月啊;总书记先后多次赴长江沿线考察,三次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召开座谈会,推动沿江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书记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心中的“国之大者”。 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改革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深化调查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上。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看望父老乡亲,走进村民马科家,听说安了太阳能热水器,总书记关心地问家里的小男孩:“你常洗澡吗?” 让总书记牵挂的,不只是缺水地区群众洗澡这样的民生小事。 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学生视力、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清洁取暖,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对于攸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小情,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挂念在心,一项项列入中央重要议事日程,一次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一点一滴成就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同往常一样,我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到乡亲们中走一走看一看。大家跟我说了很多心里话,我一直记在心上。” “我调研了一些地方,看了听了不少情况,很有启发和收获。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 ………… 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深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探寻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好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真正深入基层,确保“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 在河北阜平,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做好基层工作,关键是要做到情况明。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020年9月17日,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问计于民。农民工、快递小哥、乡村教师、网店店主等被请进会场。会上,总书记的一席话饱含深情、意味深远—— “大家都处在改革发展和生产一线,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最直接,同群众联系最经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反映群众心声。” “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同群众打成一片,用真心换来真话,用真情赢来交情。 “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言之切切。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换条板凳坐坐,多替群众想想。二十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就是以这样的精神,推动连家船民搬迁上岸。 连家船民依靠打鱼为生、岸上居无寸土,一家老小、子孙几代都生活在“连家船”狭小的船舱里。习近平同志抓这项工作时,给船民在岸上建了房。 后来,习近平同志专程到宁德,看看连家船民们过得怎样了。到了连家船民集中的霞浦县盐田乡,结果发现船民们还是待在自己的船舱里。 船民们为什么不上岸?面对这样的疑惑,老船民叹气说道:“岸上的房子是漂亮,但我们搬上去,又在哪儿种菜、去哪儿养猪呢?” 要定居,更要乐业;人在岸上,心也要在岸上。调研后,习近平同志铆准一个一个细节,拿出了可行办法,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船民终于笑着上了岸、安了心、定了居。 ——干部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同时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来到陕西延安,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 金秋时节的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果园,红苹果压弯枝头,乡亲们喜在心头。“这次来延安,看到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从陕北的变化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变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一番话,道明了农业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考量,说进了乡亲们的心坎里,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坚持实事求是——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 “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正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时一地的实事求是,不代表其他时间其他地点也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在调查研究中统筹难和易、点和面、沿和革,深刻把握守正和创新、全局和一域、当前和长远、发展和安全等关系,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要看“后院和角落”,不要只看“花瓶和盆景”。 2000年7月2日,烈日当空,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到福州市棚户区连片的苍霞社区,走进一幢低矮的二层木屋。蒸笼一样的木板房里,习近平同志详细询问了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待了足足半小时。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户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从木板房里出来,习近平同志道出此行的初衷。 这次调研后不久,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曾经的“纸褙福州城”,逐渐蝶变为“有福之州”。 党的十八大后,在一次全国两会“下团组”时,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地说:“我如果光是看好地方,就难免乐观,感觉指日可待,就会作出错误决策。不要文过饰非,不要因为我们看了心情沉重就遮遮掩掩。”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在北京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弯曲狭窄的通道走进雨儿胡同的大杂院,听取老街坊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来到大凉山深处的土坯房,同大伙儿围坐在火塘边谋划精准脱贫之策;在贵阳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翻看群众工作来访台账,仔细询问“居民们平时都反映哪些问题比较多?” “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听实话、察实情、收实效,总书记的要求始终如一。 ——要以点带面,不要以点概面。 一瓢水,折射出贫困地区饮水安全的紧迫。 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甘肃定西元古堆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马岗家破旧低矮的土坯房,从墙根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尝了尝,苦咸水的滋味让他眉头紧锁。 管中窥豹,见微知著。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提出“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经过不懈奋斗,工程全线建成,清水汩汩入了农家、润了民心。 解剖麻雀,找准典型。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全部调研活动集中安排在一个贫困村,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月内接连调研甘肃和河南,“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 不搞走马观花、面面俱到,也绝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要与时俱进,不要因循守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一场史无前例的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引起广泛关注。 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意见征求。这是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许多网友踊跃参与,留言一百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一千多条建议。 时代在发展,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正一步步转化为新时代调查研究的生动实践。 调查研究要经常化制度化——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抓好调查研究”“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四年前的三月,一堂面向中青年干部的“开班第一课”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为中青班“授课”,就强调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此后,总书记在中青班上“授课”,多次强调调查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同时还成为一种工作制度和惯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强化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细化党员干部调查研究规定,“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始终关心基层联系点,关心联系点的群众”。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主导制定了浙江省委《关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明确“领导干部要在基层建立联系点”“省级领导每年至少到联系点两次”,对加强调研作出明确规定。 从我做起、率先垂范,是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工作风格。习近平同志将浙江淳安下姜村作为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基层联系点,留下了“七到淳安、四到下姜、五次回信”的佳话,与下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河南兰考作为联系点,2014年3月和5月两次来到兰考,出席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身入又心到,将调查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在起草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集中起各方面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强调。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作出重要指示; 6月至8月,总书记先后在成都、沈阳、北京主持召开五场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和党章修改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 8月,总书记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全党意志、人民意愿,凝聚于党的二十大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各项决策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都注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都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反复讨论而形成的。”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必将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人民日报记者杨学博 孔祥武 宋静思 许晴)
查看详情
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五种方法
2023-04-23
毛泽东是我们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多次说过:“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他的调查研究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方法。 了解群众的第一步,应当是“察言观色”。1943年冬,鲁中区委书记江华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毛泽东见到他后,询问起山东和沿途见到的群众生活情况。江华汇报说,一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了解,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毛泽东因此教导说:我们的干部,每到一个地方,要察言观色。察言观色,就是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样,脸色怎么样,情绪怎么样,通过这些现象的观察,就了解到了群众生活的基本情况。当然,这还是不够的,但了解群众的第一步,应当是察言观色。江华晚年由衷地说,毛主席的这番教导使他受益终身。 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了遂川县城。城里家家户户关着门,没有一个人影。当时小街上住着一个老头,他的儿子和媳妇听信白军的谣言,都进山藏起来了。这个老头因腿部伤肿,来不及走,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已经两餐没有饭吃了。门被推开了,有人走近他轻声轻语地问:“老伯,你好哇!”老头诧异地睁开双眼,问道:“你是什么人?”毛泽东亲切地说:“大伯,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他一边说,一边观察老头的神色与腿伤,发现伤口红肿化脓,便叫一个战士弄来一撮盐,泡水给老头洗伤口,又叫一个战士拿来一小袋米,为老伯熬粥。老伯非常感动,便把满腹话语向毛泽东倾诉,并表示要把藏在山上的儿子和媳妇叫回来,把左邻右舍喊回来。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一天傍晚,毛泽东看到一位老伯从池塘里挑来的饮用水很不干净,并了解到多年来村民们吃水一直很难。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便到村里村外察看,思考着把乌鸡岭下的泉水引进村子里的办法,然后组织干部战士用大楠竹做材料,铺设了一条简易的水管,暂时解决了饮水的问题。之后他又继续带着区乡干部和红军战士,跋涉几十里去寻找水源,勘定了章义坑、峨公坑等几个水库坝址。同时又从民众生活长远着想,决定在村里打井。后来乡亲们在井台上建起一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纪念碑。 通过身边警卫人员搞调查研究。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庭院里接见了中央警卫局干部大队一中队全体指战员。毛泽东给他们下达了一项任务:增加一项调查工作。 为了使警卫干部和战士充分认识回乡调查的意义,毛泽东进一步阐述说:我想的这个办法实在好,通过你们和广大农民联系起来了,建立了关系。我通过你们,你们通过农民,把情况了解上来,这就是搞调查。 遵照指示,警卫部队把干部战士回农村调查当成一项重要工作,组织他们分期分批回乡探亲搞调查。回京以后,毛泽东听取他们的汇报,认真批阅他们的调查报告并进行耐心的指导。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鼓励警卫干部和战士多同家里和亲友通信,把它作为调查的一种方式,并要求“把回信拿给我看,那我就消息灵通了”。通过这种办法,既详细地了解了农村和农民的情况,也提高了警卫干部和战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很好地进步成长,可谓一举两得。 从阅读研究报纸和史籍中发现重要重大问题。长征途中,毛泽东千方百计地寻找报纸,在一张旧报纸上发现了刘志丹的红二十六军在陕北建立苏区根据地的消息,因此决定将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从部队中挑选一批优秀干部出任外交官。1950年3月10日,毛泽东接见了即将出国赴任的黄镇、姬鹏飞、韩念龙等人。毛泽东希望“将军大使”不辱使命,并叮嘱:你们到国外当大使仍要发扬在部队的长处,也要开展调查研究。要“学点驻在国的语言文字,只有懂得外语,才能阅读当地报纸,才能和别人交谈,也才能做好调查研究”。毛泽东还提醒他们:对于通过调查而了解到的情况,必须加以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接着,毛泽东举例说:比如,在一个地方看到有冷却塔,再观察一下周围,看到配套的建筑设施,经过分析综合,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发电厂。 1970年12月,李德生受命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为此,毛泽东专门同李德生谈话,对他说:“你看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吗?这是一部军事地理的参考书,要找来看看,先读有关华北部分。你知道北京为什么叫燕京,北京最早的居民点在哪里?当北京军区司令员,要了解北京的历史地理,了解华北的历史地理。”顾祖禹为清朝初年人,所作《读史方舆纪要》是研究中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与阅读和研究报纸上的消息一样,毛泽东要李德生通过阅读和研究《读史方舆纪要》,了解认识北京和华北平原在中国地缘政治中的极端重要性。 从群众的冤屈、牢骚的言论中寻求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一些群众在生活中蒙受冤屈的时候,便会说一些过激的话、牢骚的话。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毛泽东都能认真对待,冷静分析,从自身方面查找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弄清真相,实事求是、分清是非,如果错了就立即改正。 1941年6月的一天,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参加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不幸被雷电击死。同时,一位农民的一头驴也被雷击而亡,这个农民逢人便说关于毛泽东的牢骚怪话,非常刺耳。有人把情况报告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得知此事后,没让保卫部门去追查说这话的人,而是深刻反思工作中到底有哪些失误和过错,竟然激起群众如此强烈的不满和愤怒。后来他派人专门去群众中调查了解,很快就弄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原来是陕北不到一百三四十万人口的地方,一年就要征20万担公粮,有的老百姓实在负担不起,因而产生了不满情绪。毛泽东得知原因后,马上与有关方面研究商量,建议征粮减到16万担。同时,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减轻百姓负担。消息很快在陕北各地传开了,广大群众拍手称赞。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关心备至,有一股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习惯把向人民群众作调查的过程当作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过程。 1952年10月,毛泽东到河南考察。一位老汉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盐碱地有法治吗?这黄河水害有法治吗?”之后,毛泽东就把治理黄河的事情时常挂在心上。仅从1953年到1955年,他3次听取河南省委和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关于治理黄河情况的汇报,提出了许多带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意见。 1954年夏天,毛泽东在北戴河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办公之余,他爱到海里去游泳。有一天,毛泽东游得很远。当听说海上有一条渔船时,毛泽东上了船,不等擦干身上的海水便与老渔民聊上了。 老渔民没有认出毛泽东。毛泽东和老渔民都很高兴,聊的话题也很宽。老渔民因要去卖掉今天捕到的螃蟹,没有过多的工夫陪毛泽东聊天,说着说着便要走。 毛泽东追着喊:“多聊聊,多聊会儿我把你船上的螃蟹全买了。” 老渔民有些不相信地说:“你别拿我开心了。” 毛泽东一本正经地说:“老同志你别不相信人哪,你跟我一道走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老渔民这算吃了定心丸:“行,我跟你走。现你唠嗑什么都行。” 毛泽东问:“我就要听听你那村互助组为啥不团结?” 老渔民谈得真真切切、有声有色。上了岸,老渔民把螃蟹一下子全倒下了,拿到钱,毛泽东和他握手告别。老渔民边走边说:“今天交了好运。” 但他始终不知让他交好运的究竟是谁。 (作者系毛泽东晚年图书服务管理工作人员、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
查看详情
修好主题教育这门必修课
2023-04-19
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更是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对于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基业长青的一个秘诀,就在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积累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以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使党内集中教育内化为每一名党员终身学习的必修课、常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管党治党不会一劳永逸。今天,党的队伍更大了、党的事业更大了、肩负的责任更大了,人民对党的要求也更多了、更高了、更严了。如何让9600多万名党员步调一致、走在前列?如何在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如何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给出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特别需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特别需要全体党员修好主题教育这门必修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就要在真学真信真用中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检视反思,纠正行为偏差,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理想信念与对党忠诚紧密联系。铸牢对党忠诚,最根本的就是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 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就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广大党员、干部务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实做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就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压力与挑战,既要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也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问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更要以上率下,不怕揭短亮丑,敢于攻坚克难,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武器,不断实现党的队伍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也一定能够直面新的历史挑战、破解新的时代命题,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查看详情
我们该如何抓好理论学习
2023-04-18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加强理论学习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也是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必经之路。众所周知,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而理论上的清醒取决于理论学习的自觉和深入。 4月11日,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召开,这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集中理论学习全面铺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加强理论学习是每个党员的必修课,也是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必经之路。众所周知,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而理论上的清醒取决于理论学习的自觉和深入。 4月11日,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召开,这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集中理论学习全面铺开。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长征出发时,红军专门携带《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马列书籍上路,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哪怕患病躺在担架上也不忘读书。 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流行“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在那个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即使再艰苦、再紧张,共产党人也不放松学习。 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开展全面整党,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三讲”教育,或是新世纪以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主题教育,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教育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可以说,党的发展壮大,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百年大党,让我们的党历经风雨仍旧风华正茂,饱经沧桑依然青春正好。 (二) 很多人要问,理论学习天天抓,为什么还要开展集中性的主题教育? 实际上,“每当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就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进军的新征程中,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来一次思想大洗礼,可谓正当其时。   这是统一思想之需。我们党是有着9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如果思想不统一,步调就不一致,行动就不可能协调,战斗力也就大打折扣。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就曾指出:“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 战争年代,“喊看齐”是军中统一步调的口令;今天,理论学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喊看齐”。用“两个维护”的尺子量一量,找一找思想上“开小差”、跟不上队伍等问题,把思想的共识凝聚起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使我们的党在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中,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 这是提高本领之需。思想的深度决定行动的高度。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靠的是思想这个“总开关”,如何让我们的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特有的先进性,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理论学习。 对党员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 当前,我省进入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把握好“三新一高”的战略导向,从“真经”里学到“真招”,每个人都来打头阵、当尖兵,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本领,打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仗。 这是解决问题之需。古人讲,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理论,从来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从不否认问题的存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风险考验越来越复杂,就是要通过主题教育,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100多年的风霜洗礼,今天,我们党员队伍越来越壮大,管党治党任务更加艰巨,既有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又有出现的新问题。 开展主题教育,就如同人的“体检”,经常扫一扫政治灰尘,纠一纠行为偏差,看看我们的作风符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看看我们的工作能不能达到人民群众的期待,该消毒地方的消毒,该杀菌地方的杀菌,使我们的党永远保持健康的肌理和强健的体魄。 (三) 理论学习很重要,如何开展理论学习同样重要。学习如果没有章法、不得要领,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方略,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的要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学好这一理论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要避免哪些误区?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其一,全面系统学,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理论学习是一个化整为零、由零到整的过程,尤其要突出系统的观念。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1985年冬,时任厦门副市长的习近平在与厦门大学老师讨论学习《资本论》时指出:“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要重视序、跋以及书页下面和书后附录的注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有关《资本论》的通信内容”。 学思想,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站在全局高度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学懂核心要义,弄通内在关联,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把握,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避免碎片化、片面化。 其二,深入思考学,克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每一次理论学习都是一次灵魂的淬炼,不能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搞功利化、快餐式学习,光走“形”不走“心”。学习首先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真刀真枪学,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理论就要带着求知若渴的心态,一头扎进去,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新知,深刻领悟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能停留在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只有学出解渴的感觉,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我们才算掌握了时代发展的金钥匙。 其三,联系实际学,不能坐而论道、学做脱节。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得深不深、理解得透不透,最终都要在实践中检验。学了以后怎么解决问题、如何推动工作,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靶心”。学思想,就是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能流于口号。 学得好还要干得好。抓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扑下身子解剖麻雀,沉到一线调查研究,发现“病情”、找准“病因”、开对“药方”,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赞誉。 唯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方能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我们手握思想的金钥匙,更要把它学好用活,努力推动全省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走在前列。
查看详情
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中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2023-04-17
“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开展好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为扎实抓好主题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扎实抓好主题教育,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扎实抓好主题教育,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把脉问诊、解剖麻雀,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才能取得扎实成效。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专项整治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委(党组)要扛起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靠前指挥、督促指导,把主题教育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查看详情
让主题教育总要求落地生根
2023-04-14
        近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实践证明,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党员干部要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总要求落实落地、见行见效,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思想要以理论武装为主线。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在学思想过程中,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理论武装这一主线,逐字逐句、原汁原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著作,吃透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从内心深处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做到结合转化、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思想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强党性要以坚定信念为主导。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是方向,是灯塔,是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党员干部要时刻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检身正己,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三力”。要把党内政治生活作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坚决杜绝理想信念滑坡倾向。         重实践要以知行合一为主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当坐而论道的空谈客,学以致用,以学促干,勇于、勤于、善于将所学所悟用于实践,有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把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深入一线察实情、找短板、谋实策,真正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建新功要以实干担当为主责。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要把干事担事当作自己职责所在、价值所在,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主动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急难险重任务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多接“烫手山芋”,敢当“热锅蚂蚁”,切实把思想学习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的实际成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查看详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