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1-09-23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查看详情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09-23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1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 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黄敬文 摄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将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迈向新台阶,为联合国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一年前,各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峰会,承诺合作抗击疫情,携手应对挑战,坚持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作用,构建今世后代的共同未来。一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   习近平强调,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每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必须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时代课题,作出历史抉择。   第一,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人类总是在不断战胜挑战中实现更大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联防联控。要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疫苗。中国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中国将继续支持和参与全球科学溯源,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   第二,我们必须复苏经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一是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强主要经济体政策协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普惠包容。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   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六是坚持行动导向。加大发展资源投入,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第三,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外部军事干涉和所谓的民主改造贻害无穷。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小圈子和零和博弈。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第四,我们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联合国应该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要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方面走在前列。要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三大领域工作,把各方对多边主义的承诺落到实处。   习近平最后强调,世界又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坚信,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查看详情
家和万事兴 听习近平谈大国小家
2021-09-22
   
查看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结
2021-09-22
编者按   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期间,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表示肯定。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跟随总书记的足迹,一起来重温这些珍贵画面和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这是14日上午,习近平在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同群众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考察。陈列馆外,正在进行陕北秧歌表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在潮州古城的广济楼上展厅里,总书记察看潮州非遗文化作品,观看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的现场制作演示,并同他们亲切交流,了解潮州传统技艺传承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三分之一。每次来到民族地区,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点赞。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敦煌文化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书记来到赤峰博物馆,了解红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发掘保护情况和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历史沿革。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起源于中国蒙古族和藏族民间,流传于蒙古族、藏族等民族聚居区,与《江格尔》《玛纳斯》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同《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来到黑龙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是中国东北地区赫哲族一种特有的口头传统表达形式。伊玛堪的演述人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形下即兴叙事,并运用不同的唱腔和曲调刻画不同的人物和情节。习近平总书记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   在2014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在‘星光大道’、‘中国好歌曲’等电视节目中,少数民族选手的表演,原汁原味原生态,深受观众喜爱。那些认为少数民族文化落后、看不起甚至主张任其消亡的看法是错误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不让一个民族认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对的,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当然,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做,对本民族历史坚持正确的观点,不能本末倒置。少数民族文化块头小,抵抗市场经济冲击的能力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严重,不能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讲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多地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为群众脱贫增收拓宽门路。江苏徐州潘安湖街道马庄村的中药香包,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唐昌布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炒制龙井茶……在地方考察调研时,总书记多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表示肯定。     2021年6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这是7日下午,习近平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部门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生产车间,总书记察看原材料、生产流程、产品展示,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毯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传承,对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表示肯定。在企业检测、设计部门,总书记仔细观看产品耐磨度测试、产品设计图样,询问产品销路和企业创新发展情况。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在以苗族为主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化屋村,总书记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总书记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在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情结,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用心、用情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其丰富内涵,使之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查看详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
2021-09-2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对于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彰显中国大学社会主义底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各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亟待加强。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命,推动内涵式发展,强化政策保障,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人才支持。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谋划,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意见》指出,要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提升教学实效。强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课程,切实提升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着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增强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   《意见》指出,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以育人成效为标准,完善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要求、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培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教师为目标,完善培训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阵地建设,培育和夯实发展平台,构建平台支持体系。建强建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发展质量,强化示范辐射,加强建设管理,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牵引,推动形成各类马克思主义学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体推进的局面。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宣传、教育等部门要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有力政策指导、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单位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给予优先保障。要严格督导考核,在结合巡视巡察开展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的检查力度。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列为所在单位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所在单位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推动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
查看详情
刘奇书记主持省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21-09-18
       9月1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刘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奋力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扎实进展,不断增强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着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我省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开创赣鄱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要坚决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各项制度,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水平,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会议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时的重要讲话和致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重要贺信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加强国际教育、文化、科技、粮食等领域交流合作,更好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联防联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经验交流,为加强国际抗疫合作贡献江西力量。   ▶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会议强调,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第32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的重要贺信精神,积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应用和安全保护,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加快构建现代航空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全国航空产业重要基地。要加快推进北斗科技园、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北斗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   ▶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江西产品”“江西服务”质量,助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会议听取了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更加精准务实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加强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要扎实做好中秋、国庆假期的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值班值守,确保全省社会大局稳定。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西的若干措施》。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查看详情
习近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2021-09-18
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习近平 一        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 二        毛主席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讲过一段名言:“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毛主席说,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这是很深刻的道理。就像军队一样,再训练有素的部队也经常要喊看齐,而且要天天喊、时时喊。当然,整队型看齐比较容易,因为那是形体上的,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看齐就不那么容易了。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只有经常喊看齐,只有各级党组织都经常喊看齐,才能时刻警醒、及时纠偏,使全党始终保持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 (2015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党内政治生活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于1980年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个准则,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那个特殊时期,对实现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拨乱反正和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促进党内的团结统一、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0年准则,既对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又对党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归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丰富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其主要原则和规定今天依然适用。比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和基本准则,关于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关于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关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关于坚持党性,关于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关于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关于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关于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等等。这些都要继续坚持。 (2016年10月24日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 四        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重要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当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党忠诚,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四个意识”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大家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根本遵循,认真领会和正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多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深刻领会为什么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 (2016年12月26日、27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五        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2017年2月1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21年6月1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六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我们党历来重视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入党誓词,句句都是共产党人政治觉悟的生动写照。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取得的成效,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大家作为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必须把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讲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 (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七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来不得半点松懈。我们党历来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从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到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都表明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八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九        革命理想高于天。江西到处传颂着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刘仁堪烈士在就义前,敌人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他仍然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江善忠烈士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慷慨赴死,靠的是信仰。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2019年5月22日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这是习近平在颁授仪式前会见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时,向大家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十        讲政治是具体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战争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全党全军,“嘀嗒、嘀嗒”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全党全军都无条件执行。大家想想,如果党中央发出的号令没人听,做不到令行禁止,那还谈什么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019年7月9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十一        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提高政治能力,首先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有任何迷糊和动摇!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有力制度保证。年轻干部必须坚守一条,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观察分析形势首先要把握政治因素,特别是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提高政治能力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2020年10月10日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十二        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020年12月24日、25日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十三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 (2020年12月24日、25日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十四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增强政治判断力,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 (2020年12月24日、25日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十五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但是,遵义会议后,全党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还经历了一个过程。长征途中,在我们党最需要团结的时候,张国焘挟兵自重、另立中央,公然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抗战初期,王明在党内拉帮结派、我行我素,不听党中央指挥,再次从反面教育了全党。延安时期,为了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分歧、宗派主义等问题,我们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强大思想政治基础。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十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文稿中有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内容的节录。
查看详情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在江西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2021-09-17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主线,全面回顾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历程,深入总结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翔实记述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生动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组织力量。《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在江西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   齐思远 南昌市小蓝经开区党群工作部综合科干部        通过阅读《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我深入了解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性成就,深刻领略到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也充分感受到我党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组织力量。作为组工干部,我将继承和发扬党组织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把握大局、运用政策、分析研究、改革创新的能力,克己奉公,努力工作,使思想和行动紧跟党中央要求、紧跟时代潮流、紧跟事业发展需要。   唐宝平 彭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这本书紧扣各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主线,对组工干部正确认识党的组织体系、组织制度、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组工干部要在学深悟透上先行一步,将学习《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组织工作结合起来,自觉主动学、深入思考学、融会贯通学;要在贯彻落实上先行一步,盯紧问题短板,积极做好干部队伍管理、组织基础提升、优秀人才培育、党建品牌创建等工作;要在奋勇争先上先行一步,坚决落实好“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勤于学习、精于业务,拓宽新视野、打开新路子、迈出新步伐。   王碧恒 浮梁县委组织部一级科员        组织建设的百年历史表明,保持先锋队性质是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所在。作为组工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既能坐在“办公室里”谋划工作,也能下到“田埂上”真抓实干,擦亮“奋斗”底色,把高质量产业“竞争力”奋斗出来,把高质量平台“强能级”奋斗出来,把高质量改革“真实效”奋斗出来,把高质量服务“好环境”奋斗出来,汇聚起推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磅礴力量。   刘  薇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党委组织部干部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以时间为轴,翔实记述了从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重要事件、重要活动,深刻阐述了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为开展好组织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尤其是组工干部,更要学深悟透这本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更多务实的举措,为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太盛 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乡党委书记        读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这本书,我体会很深,这本书系统回顾了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历程,深刻总结了党的组织建设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读本,是组工干部做好组织工作的重要教材。作为一名新任乡镇党委书记,看到此书如获至宝,为抓基层党建工作明了方向、有了遵循、添了信心。我将从这本教材中汲取智慧和经验,结合乡镇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在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三化”提质增效、深入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巩固提升“党建+颐养之家”等工作中,亮身份、立标杆、作表率,推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郑  芬 鹰潭市贵溪市滨江镇党委委员、组织员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中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深入总结了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新时代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更应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带着疑问学、带着敬畏学,带着思考学,认真研读细读,自觉补齐知识短板,勇于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改革发展前沿、防汛抗疫“战场”,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努力成为对党忠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战士”。   刘新远 瑞金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讲述了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凝结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环境极其艰苦、较量特别激烈、战事极为频繁、多重风险叠加的情况下,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以“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跨越许多“雪山”“草地”,征服许多“娄山关”“腊子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强国富民之路。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作为基层组织战线年轻的“施工队长”,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弘扬好、继承好“伟大建党精神”上作示范、勇争先,争创新时代组织部门“第一等的工作”,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   邹  瑜 奉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风雨百年路,奋斗铸辉煌。《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深入总结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为县区组织部长,我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两新”组织为重点,持续抓好“两个覆盖”,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巩固好、发展好、发挥好;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打造红色名村,建设并用好红色教育基地,着力加强新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确保新班子开好局、起好步。   侯利森 鄱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认真阅读《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后,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百年的沧桑和历史证明,共产党人有着不断自我革新的品格,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自我。作为县区组织部部长,结合组织工作实际,我认为要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抓重大任务落实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大战大考中选拔任用干部,打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   邓  婷 吉水县委组织部干部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我受益颇多。作为组工干部,要守初心,对党忠诚,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发扬“安专迷”精神,扎根基层、甘于奉献;要修匠心,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坚持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把业务精作为基本要求,学深悟透组织工作法规条例和政策业务,努力成为“政策通”“活字典”;要严戒心,做到心中有戒,严纪律,集中精力干事创业,树牢底线思维,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   尧  巍 金溪县委组织部干部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生动地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组织力量,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读物,是学习研究党的组织建设史的重要教材。作为组工干部,要把这本教材学深悟透,切实增强学习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奋力前行。
查看详情
总书记为何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2021-09-17
       这次在陕西榆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这句话,是回望建党百年历程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解决时代问题、应对百年变局的一把钥匙。         ▐ 从杨家岭到杨家沟,解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杨家沟,一个普通的陕北村庄,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   转战陕北的最后阶段,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十二月会议”。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是一个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带纲领性的文件。“十二月会议”以准确的预见、科学的决策引领中国革命走向全国的胜利。   正因如此,习近平在杨家沟革命旧址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坐落在黄土高原的杨家沟革命旧址,四周绿树环绕。(总台记者赵振凯拍摄)   时针拨回到六年多前。   2015年2月,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期间,专程来到位于杨家岭的党的七大会址。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了党的史册。   在七大会址,总书记重温这次重要会议的历史价值:“党的七大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集中概括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这是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用过的讲桌,现陈列在杨家沟革命旧址毛泽东旧居内。(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杨家岭到杨家沟,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答案:中国共产党人总是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作出正确决策。   这次在杨家沟革命旧址,总书记回眸党的百年历史,再次阐释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的“秘诀”:“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 杨家沟革命旧址内展出的“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图”。(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人都知道,这个政党制定政策和战略,并不是凭借什么技术、技巧,更看重的是民心、人心。   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来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他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从空中俯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古朴院落。(总台记者赵振凯拍摄)   绥德地委见证了革命年代的“言”与“行”。最坚定的立场、最坚决的行动与最朴素的语言交汇在了一起: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总书记说,这些“坚持”,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受八路军留守兵团赠送的“民主典范”牌匾。(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提供)   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顾极不平凡的一年,得出几个方面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之一就是——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专题展陈,从左至右分别是整风文献的刻印版、原件和复制版。(总台央视记者马立飞拍摄)   这次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决策就有了根基和底气。    ▐ 习近平:“重要的是深入调查研究”   郝家桥村,一个不褪色的“红色山村”。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模范村是绥德地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的。绥德地委随后在全区号召“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 郝家桥村史展览图。(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今天的郝家桥村,又在山沟沟里走出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今年2月,村支书从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奖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村里考察时说:“来到郝家桥,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启发在哪儿?总书记说,重要的是深入调查研究,摸准情况、吃透问题、找到办法、总结经验,持续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郝家桥的果蔬大棚是绥德县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习近平一直看重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2013年7月,总书记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了一场征求全面深化改革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郝家桥村。(总台记者刘海涛拍摄)    ▐ “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入研判、深入调查、科学决策。   两个多月后,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专门强调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他说,做到科学决策,首先要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想得深。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总书记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作表率的。   这次在企业和学校考察时,总书记都谈到了一个“减”字。   在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总书记指出,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作出这个“减”的决策,是为了兑现庄严承诺,减出美丽中国。今年4月,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榆林化工生产的可降解一次性用品,可替代“禁塑名录”中禁止使用的产品。(总台央视记者李辉拍摄)   在绥德实验中学,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真正把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   作出这个“减”的决策,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双减”问题,总书记一直很关心。在这次考察时,他鲜明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   “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每一个党员干部也都是参与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查看详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021-09-16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文章强调,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点上,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为什么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没有乱?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        文章指出,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        文章指出,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始终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  文: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   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        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党组织要发挥作用。各方面党组织应该对党委负责、向党委报告工作。有的同志习惯于把分管工作当成自己的禁脔,觉得既然分管就没有必要报告了,也不希望其他人来过问,有的甚至不愿意党委过问,不然就是党政不分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党委是起领导核心作用的,各方面都应该自觉向党委报告重大工作和重大情况,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尽心尽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报告一下有好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事情能办得更好。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加强向党中央报告工作,这也是一个规矩。 (2014年1月14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三        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无论我们吸收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最后都要本土化。十月革命的风吹进来了,但我们党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苏联式的党。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们仍然走自己路,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走这条路,建党9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还有什么可以动摇我们的信念呢? (2014年5月9日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我们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要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五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2014年10月23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六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在颁授仪式前会见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   七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八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理直气壮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2006年,我在浙江工作时,对浙江省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12个字的要求,即“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其中就把为党为民放在第一位来强调。        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九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各地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关心和爱护国家安全干部队伍,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保障。 (2017年2月17日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这支军队永远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全军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头脑要特别清醒,态度要特别鲜明,行动要特别坚决,不能有任何动摇、任何迟疑、任何含糊。 (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一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往往是灾难性的、颠覆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纠正了一个时期以来的模糊和错误认识,扭转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现象,使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2018年1月11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2021年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活动并登上舰艇视察。这是习近平向长征18号艇授予军旗、命名证书。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十二        宪法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018年1月19日在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十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要顺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担负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大职责。 (2018年2月26日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和方案稿的说明》) 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园区开展企业党建和内容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十四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决定稿紧紧把握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构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这一主线,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统筹考虑党和国家各类机构设置,协调好并发挥出各类机构职能作用,完善科学领导和决策、有效管理和执行的体制机制,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2018年2月26日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和方案稿的说明》)   十五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最大制度优势。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要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努力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政军群的机构职能关系问题,为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提供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确保党对国家和社会实施领导的制度得到加强和完善,更好担负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大职责。 (2018年2月28日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十六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点上,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 (2018年2月28日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十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坚持党的领导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新认识,而且在实践中有了新探索,完善了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018年4月23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十八        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什么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没有乱?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这次修改宪法,在宪法序言确定党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强化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宪法修改后各方面反响很好。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十九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机构职能体系更加健全。这次机构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就是从机构职能上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我们加强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国家安全、网络信息、外交、机构编制、军民融合、审计、教育、农业农村等重大工作的领导,充实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机关党建、教育培训等部门职责配置,强化归口协调本系统本领域重大工作职能。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我们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通过改革,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得到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得到巩固。 (2019年7月5日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二十        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切实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 (2019年9月20日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十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次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最可宝贵的经验。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2019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二十二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和执政力的广大而深厚的基础。这次抗疫斗争伊始,党中央就号召全党,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风骨!在抗疫斗争中,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5000多名优秀分子在火线上宣誓入党。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中国才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们才能成功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应变局,才能打赢这次抗疫斗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强大合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二十三        2015年,我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等场合都明确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明确予以回答。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我国法律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意志,我们党依法办事,这个关系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离开了党的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就难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建不起来。 (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十四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样样是政治,样样离不开政治。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始终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越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 (2021年1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二十五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1年7月期间讲话中有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内容的节录。
查看详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