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
2023-05-12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记载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展历程,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归根到底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新时代伟大征程的生动记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十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回顾这段伟大征程,其间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是最为重要的线索。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部署大都是在这些重要会议上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每次重要会议前要多次调研,会议上要作报告、说明和讲话,会后要视察推动落实,还要在相应的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些活动中的重要讲话,学好这些篇目对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重要。 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始的。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路该怎么走?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新时代就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事业发展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重大改革决策,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第一次提出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发力提供了重要抓手,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会议公报第一次采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样的表述。这四次中央全会,研究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明确了重点。 201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写为国家指导思想,为推进新时代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研究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阐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从十三个方面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进行部署,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描绘了2035年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研究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了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十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作出新的概括。 党的二十大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回顾这样的历程,有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要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给我们党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系统回答了这些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把握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我们要按照这个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党中央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相应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全面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两个结合” 这个根本途径,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紧紧围绕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针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十个明确”的理论回答,提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在实践中取得十三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要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各种错误思潮坚决斗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动各方面事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保障,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紧抓住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三大关键要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领导的社会革命迈上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展现新气象,全面从严治党更要有新的认识、新的作为。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查看详情
更好发挥党章规范和指导作用
2023-05-11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党章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履行好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章规定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定和完善党章。”百余年来,我们党坚持用发展眼光和历史思维审视时代变化,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及时调整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了党章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可以说,我们党党章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百余年来,我们党制定和完善党章,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非常重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及时写入党章。党的七大上,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党的十五大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党章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党章写入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党章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大党章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二十大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充实完善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一路走来,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并且取得了丰硕理论创新成果的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写入党章,转化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让我们党基业长青。         新时代新征程,切实提高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水平,让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更好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党章规定要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始终遵守党章,留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众多感人故事。在和平建设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共同严格遵守党章这一根本行为规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决落实好学习贯彻党章这个“第一位的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章要求,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
查看详情
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
2023-05-10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这深刻揭示了开展主题教育的深远政治考量,为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是党的力量所在”“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我们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始终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前途和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 党的团结建立在正确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的理论指导、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明的纪律规矩、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上,需要全党同志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党性原则,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团结奋斗。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进全党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实现思想上更加统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全面系统深入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深刻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科学理论指引下、在政治信仰感召下、在共同理想信念激励下,全党更加团结统一,凝聚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坚持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现政治上更加团结 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党中央不能实行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就会出现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局面,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政治上的团结,需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承担政治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党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落实到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决不能荒腔走板、变味走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要突出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敢于刮骨疗毒,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着力解决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实现行动上更加一致 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其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次主题教育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就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践行党的宗旨的生动实践。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办公厅主任】
查看详情
从政治高度深入理解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
2023-05-09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战略选择。 只有从政治高度深入理解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上把握调查研究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内在逻辑,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调查研究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查研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调查研究也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很大程度上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首先取决于党的领导也要根据新的时代不断改革创新,调查研究在这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领导建立在党的政治建设基础之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朱德同志曾说:“看到的问题就要报告中央,不报告就是不忠实;要不就是观潮派,看到坏事也不讲。”调查研究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 调查研究是党的性质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朱德同志说:“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就只有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深入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把工作推向前进。”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党的性质体现和决策过程的统一,是中国政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研究也是提高全党政治本领很好的方式和载体。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农村专门做过十几个系统的调查。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编印《农村调查》一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任务,也是建立在科学精神基础之上具有专业要求的伟大事业。领导干部要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必须具有认识区分事物和把握事物规律的调查研究能力,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才能找到区分不同性质问题的合适标准,进而把握宏观战略与具体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具体政策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桥梁纽带和具体措施。 大兴调查研究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途径,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调查研究是发展完善党的理论的必经过程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发现大问题真问题只有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才能完成;同时,调查研究也是进一步发展完善党的理论的必经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事物主要矛盾、进行理论创新、进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党的基本历史经验,也是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篇章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这一战略考量建立在对党的历史基本经验把握基础之上。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体现着党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毛泽东同志是这一传统的创立者。正是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思想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为了找到适合我国具体实践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十大关系”调查,并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后来成为刘少奇同志起草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另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毛泽东同志直面问题,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同志强调:“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所以,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正是由于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才为后来党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0多年前,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同样建立在坚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长春听取中共吉林省委汇报工作,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新论断。这一时期,调查研究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调查研究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丰富“两个结合”,这就需要当前全党上下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找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深层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无法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列宁、斯大林虽然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但当时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规模资本问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这一论述以深邃的战略思维、巨大的理论勇气和鲜明的科学精神,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为核心的资本运作问题,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和“跨越卡夫丁峡谷”中绕不开躲不过的难题,可以说提出了调查研究的总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很好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调查研究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把握宏观战略与具体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具体政策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桥梁纽带和具体措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算账能力。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以“小康水平”为基本目标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建立在扎实的算账基础上,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50美元,提高到20世纪末的1000美元,翻两番。对此,邓小平同志谈到,“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可以说,算账中蕴含着事物的基本逻辑,会算账、算大账、算政治账是党的决策科学性的体现。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要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实际等,全面权衡,科学决断。”因而调查研究必须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领导干部只有提高算账能力,才能在上述各种关系中“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否则就会在各种利益冲突面前和政策选择方案中失去判断标准而无所适从。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提升算账能力。 调查研究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执政本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这正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执政本领。中国式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党在新时代能否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同时也是提升全党修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现健康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许多问题涉及多个地区或部门单位,对于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需要统筹推进,上下协同、整体推动才能解决。在调查研究中,领导班子交流调研情况,研究对策措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作风,这一过程就是党内民主的过程。对此周恩来同志有详细阐述:“我们下去调查,必须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事物总存在内在的矛盾,要分别主次;总有几个侧面,要进行解剖。各人所处的环境总有局限性,要从多方面观察问题;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要多听不同的意见,这样才利于综合。事物总是发展的,有进步和落后,有一般和特殊,有真和假,要进行比较,才能看透。下去调查,要敢于正视困难,解决困难……我们下去调查要坚守毛泽东同志的三条原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就是民主集中制,它不但是组织原则,也是工作原则。” 因而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对于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全党团结统一,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提升党的组织力战斗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提供坚强的领导力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为此,调查研究还需要不断经常化、制度化。只有将调查研究制度作为党的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过程的必经程序,将调查研究制度化作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制度改革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党章党纪党规监督执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调查研究的贯彻落实。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查看详情
压紧压实责任,把主题教育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八论努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走在前列
2023-05-06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首先看态度,关键看行动,最终看效果。这次主题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把主题教育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确保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靠前指挥。这次主题教育,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重点,也是关键。主题教育能不能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标杆意识,以更高标准带头示范,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先改起来、改实一点,充分发挥“头雁”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   督促指导工作是主题教育健康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主题教育深入到哪里,督促指导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省委巡回指导组要严督实导、以导带督,采取巡回指导、随机抽查、下沉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开展督导工作,全面了解掌握被指导单位开展主题教育的情况。要坚持督和导相结合,既指出存在的问题,又帮助研究对策、推动问题解决。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督导、精准施策,坚决防止“一刀切”。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把反对形式主义贯穿始终,决不能搞形式化、套路化、表面化。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主义,要提前预判、有效防范、坚决克服,切实用好的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对开展主题教育消极对待、敷衍应付、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对走形变样、问题严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这次主题教育涉及面广,政治性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导向,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进展成效。要努力壮大宣传声势,充分挖掘我省开展主题教育的特色亮点,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选树并宣传先进典型,进一步传播江西声音、展示江西形象。同时,也要深刻剖析反面典型,有效发挥警示作用,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永葆本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开展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统一思想、坚定意志、协调行动、增强战斗力,真正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查看详情
五个维度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2023-05-05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经验,实现我们党长期执政、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关乎党的命运、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福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尤其需要从政治品质、理论品格、能力素质、精神状态、人生情怀等五个维度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政治品质:对党忠诚、信仰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本质和核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一辈子的信仰与坚守,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政治原则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 信仰坚定才能守住初心、自始至终,才能持之以恒、一往无前。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加强政治历练,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理论品格:学习理论、指导实践 加强理论学习是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的“密钥”,是把握方向、明辨大势的“法宝”,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利器”。只有做到理论上的成熟与清醒,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与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理论自信更加坚定。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联系起来学,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理解把握精髓要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多措并举,推动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入眼入脑入心。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把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能力素质:善于调研、积极作为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研,是通过各种调查方式系统客观地收集信息并研究分析,对关注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预测,为决策做准备。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年轻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调研的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年轻干部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前进,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特别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只有增强主人翁精神,积极作为,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争做各条战线的行家里手,力争在“卡脖子”领域多出成果,以优异业绩回报祖国和人民,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华彩篇章。 精神状态:敢于担当、勇于斗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心怀“国之大者”,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追求“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新时代年轻干部必须担负起时代重任,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创造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意义,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青春活力,加入新的生机色彩、接续新力量。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要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要增强底线思维,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要善于经一事长一智,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 人生情怀:躬身为民、心怀家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温暖人心的话语,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他“躬身为民、心怀家国”的人生情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底色。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为民服务,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造福广大群众为最大政绩,以让人民满意为准绳,满怀爱民情怀做好人民公仆,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深刻诠释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永葆新时代家国情怀,把浓厚的家国情怀投入到国家事业之中,勇担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在信念坚定中显忠诚,在履职尽责中显担当,在奉献为民中显初心,坚持与时代同进步、与国家同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查看详情
开展主题教育要把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化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2023-05-04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理论,用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这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加强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调查研究是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再把实践上升为新的理论。二者相互促进、辩证运动,推动着认识和实践的前进和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生动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要落实这一总要求,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二是要深化调查研究,通过理论学习来实现“学思想、强党性”,通过调查研究来达到“重实践、建新功”。 ​加强理论学习就要系统全面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掌握、完整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这一科学体系作出了完整的描述,其中包括“十个明确”的基本原理,“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和“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以及它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和鲜明特色就是坚持了“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它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实践观、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 ​加强理论学习就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增强党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通过理论学习,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化调查研究是重实践、建新功的重要方法。重实践、建新功就是要通过主题教育解决实际问题,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这次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提出了12个方面的调研内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每一次取得成功和胜利,都是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调查研究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典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永新调查》《宁冈调查》《寻乌调查》等调查名篇,为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第二次结合”,1955年底到1956年初,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要把党重视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下去、传承发扬。 ​深化调查研究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听真话、察实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走马观花,不弄虚作假。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深化调查研究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主题教育成效的评判标准。 把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化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学习、工作“两张皮”。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查看详情
聚力真抓实干,以新气象新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五论努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走在前列
2023-04-27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总要求中的“重实践、建新功”和具体目标中的“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领会,做到教育与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中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赣鄱大地落地生根,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理论武装越彻底,信念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乘势而上、大干快上,交出了一份份出彩答卷。   当前,我省正处于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今年又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以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三新一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紧要的“国之大者”。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把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作为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把提升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建功必须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切实让发展的基础更坚实、后劲更充足。   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强化实干实绩导向,既重当前,更谋长远,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防止政绩冲动、盲目蛮干,这样才能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以实干实效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面对新挑战新考验,能不能开新局、建新功,干部队伍的能力和作风十分关键。我们要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耳聪目明,在贯彻“三新一高”上做到思路宽、办法多。通过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加快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让党员干部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干成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把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我们要把开展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查看详情
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中牢牢掌握历史主动
2023-04-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把握历史主动的密切关系。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才能更好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大势,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继续谱写绚丽华章。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掌握历史主动的核心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一百多年奋斗历史,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分析把握历史大势,从而掌握历史主动、成功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历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新征程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既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国际形势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全球治理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国内既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有需求减弱、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既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经济领域金融风险隐患较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较重的问题。此外,我们党虽然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依旧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依旧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过程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我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党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赢得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就必须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掌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扎根鲜活实践,立足中国现实国情,着眼世界发展形势,不断回答应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遵循,不断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的解决之道;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掌握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大地,成为我们党推动中国伟大历史变革的行动指南,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内在的融通性与契合性密不可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的独特优势。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兼善天下”“利济苍生”、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兼容并包”“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等。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同马克思主义天下观、道德观、社会观等具有内在共通性、高度契合性。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因子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建立在中国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之上,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牢牢扎根。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同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结合起来;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和传播体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查看详情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2023-04-24
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也要求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多多益善,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书读完。对领导干部来说,工作千头万绪、日常事务繁忙,读书更要有选择、有重点。那么,领导干部应该选哪些“好书”来读呢? 有三个方面的书,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 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习近平书单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座谈会上,作家曹谷溪提到习近平在陕北插队时的生活细节:“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 习近平不仅高度重视马列著作的学习,还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1997年,他在《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发表“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2001年,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发表“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撰写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也多次引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的观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建议,读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著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他曾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除了经典著作,领导干部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一定要学好用好。 二是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 不管工作多繁忙,习近平总会抽时间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与分析能力。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经常联系厦门大学知名教授,向他们借阅名著或登门请教;到浙江工作后,他有一次讲起环保问题,提到国内外一些生态环保专家的最新著作,很多同事都没看过。 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需要多方面知识积累,具体应该怎么选书呢?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习近平还要求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在地方工作时就经常读地方志,帮助自己做好领导工作。比如,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他曾在《福宁府志》上了解到霞浦“因洋中有淡泉涌出而得名”,盛产大黄鱼,民谚也有“官井洋、半年粮”的说法,便叮嘱当地干部“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 在习近平看来,历史知识丰富了,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水平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是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习近平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 年轻时,习近平就对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爱不释手,里面的很多警句都能背下来。2013年11月,他到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饶有兴趣地拿起来:“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对国外文学经典、名言名句,习近平同样信手拈来。在巴黎,他细数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及著作,表明“了解法兰西文化,使我能够更好认识中华文化”;在莫斯科,他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深刻揭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伦敦,他谈及莎士比亚的作品:“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读书是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习近平提出发扬三股“劲”: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书籍和背景材料找来对照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三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 习近平说,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查看详情
Baidu
sogou